今年太陽能市場安裝量將再創新高。歐洲市場已不再是引領全球光電產業產值成長的主要區域,取而代之的是中國大陸、日本及其他新興市場,將在今年下半年由各國政府政策及太陽能系統價格創新低等誘因帶動統安裝量,為全球智慧能源市場注入一劑強心針。
工研院產業經濟與趨勢研究中心(IEK)能源組產業分析師楊翔如表示,2011年前歐洲太陽能市場均占全球市場七成以上比重,不過隨著西班牙、義大利、中東歐等地區的再生能源政策緊縮、德國政府也開始調整電力結構,至2013年止,歐洲地區僅剩下不到三成的市場分額。
楊翔如進一步指出,亞洲地區已快速取代歐洲成為太陽能產業營收主要成長動力來源,而中國大陸加上亞太其他地區的市場比重已在去年正式過半。中國大陸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以每年目標10GW的速度持續擴大市場規模,該國政府欲透過政策力量強化內需市場,降低對歐洲市場出口萎縮的影響情形。
儘管如此,市調機構IHS電力與能源資深總監Ash Sharma仍強調中國大陸市場的不確定性。雖然中國大陸政府積極地推動太陽光電產業,並將在2017年達到70GW的安裝量,但若觀察該國目前的進度推展情形,則顯得力有未逮,原因在於該國廠商在建設太陽光電系統時,常遇到諸如屋頂使用權不明確、財務狀況吃緊等阻礙,因此IHS將原本預估的8GW安裝量,下修至4~5GW的實際安裝量。
IHS指出,唯一能為此狀況解套的僅有該國的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若該機關於7月發布新政策,將可望紓解廠商於財務上的困難,並加速整體市場布建速度,在此情況下,2014年中國大陸太陽光電系統安裝量將可衝高至13.1GW,其中將近七成將係於下半年趕上的進度。
至於日本政府則在2012~2013年以1度電補貼日幣42元的高補助費率吸引廠商投入開發工程,不過目前卻出現申請量大、併網率偏低的情形,因此日本政府已開始加緊管控進度,預計未來2年將是進度追趕期,其境內的太陽能系統安裝量也可望被一舉帶動。
工研院IEK市場研究報告指出,由於2014年開始,全球太陽光電系統安裝需求由高單價的歐洲市場轉移至追求高成本效益的亞太國家及新興市場,因此雖然安裝量上升,但產值將降低,預估今年全球安裝量將達45GW,整體市場規模達922億美元;2015~2016年後在市場價格維持合理利潤後,安裝量與市場價值將可恢復正相關,開始穩定成長。
Sharma分析,去年第四季全球太陽光電系統安裝量僅12.7GW,而今年第四季安裝量將上升至15GW,將創產業新紀錄。另一方面,今年下半年太陽光電產業獲利情形可望漸入佳境,太陽光電模組製造產業鏈今年第四季的毛利率預估將達15%。